新闻资讯

中北新闻 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抗击疫情

市交运局委托科研单位调研昆明打车难调查报告指出供需矛盾和拥堵影响是主因

昆明计划推出“组合拳”力争3至5年破解打车难

抬手就能打到车,真需要点运气。


几天前,昆明市市长李文荣说:“昆明出租车拒载严重,我早就想说了。”一句话,将昆明打车难的问题重新拉回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许多市民看来,要解决打车难应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比如加强管理、严处重罚、允许拼车、禁止在高峰时间交接班、增加营运车辆……然而,看似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昆明市多年来都解决不了呢?难道主管部门真的对打车难束手无策了吗?

这一次,一本厚达100多页的调查报告出现在记者面前——昆明市交通运输局为解决昆明打车难问题,专门委托科研单位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当中大量数据说明,昆明的打车难问题,源于供需矛盾和拥堵影响,而在这两个问题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出租车的市场定位、营运模式、管理水平、劳资矛盾、黑车挤占、经营权期限效力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这样的调查结果,主管部门认为不能再用过去那种“见子打子”的应对方式,而需要通过“组合拳”,力争三至五年破解打车难。

今天起,本报将连续推出相关报道,看看昆明市计划使出什么样的“组合拳”,这些拳脚中,有的已经趋于成熟,很快就能实施;有的一旦实施就是全国首创,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有的则还需进一步听取市民意见再行决定。

节选自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