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中北新闻 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抗击疫情

特别报道:中北扶贫路修到了村民心坎上


新年伊始,驱车来到中北集团挂钩扶贫点倘甸两区凤合镇发来古村委会罗则村,一下车,最吸引眼球的是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而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的景象……这条全长2公里、宽4.5米、投资超过110万元的水泥路,是中北集团此次挂包帮扶贫惠民重点工程之一,这条修到村民心坎的“扶贫路”获得了村民的点赞,被亲切地称为“中北路”。从此,那段让罗则村村民记忆深刻的烂泥路成为了历史。


罗则村的扶贫从修路开始

中北集团挂钩扶贫点发来古村委会罗则村是一个白彝族自然村,也是凤合镇发展最滞后、最贫困的一个自然村,人均纯收入仅为977元,系凤合镇最低水平,脱贫压力大。

俗话说:“深沟不通路,村穷人心散。”在罗则村73村民眼中,他们的入村主干道是一条“闹心路”,雨季时泥泞不堪,晴天时则尘土飞扬,这样的糟糕路况,不但令外出讨生计的村民苦不堪言,连上小学的村娃娃们也一样受罪,而且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资料及农副产品的运销,成为罗则村村民脱贫致富和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大障碍。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人们的共识。从2015年起,中北集团对倘甸两区凤合镇发来古村进行定点帮扶。为了完成村民心愿,解决出行难的问题,中北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和驻村扶贫队员多次入村了解村情民意,回到单位后开会研究、制定方案,最后决定出资为罗则村修路。罗则村进村硬化道路总长2公里,平均宽度4.5米,预算资金为1152778.94元,整个工程由中北集团全额出资。

2016年12月,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和鞭炮声,罗则村道路硬化施工拉开了序幕。期间,中北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到施工现场察看施工进度,驻村工作队员吴冬、王俊超等人经常往返工地和乡镇政府、村委会,协调各方,确保工程顺利完工。经过两个多月的昼夜奋战,终于将道路全部铺设完工。这条凝聚了中北人的爱心和辛勤汗水的水泥路修到了村民的心坎上,广大村民们看着村里水泥路,兴高采烈、喜上眉梢、无不点赞,这项民心工程的实施,极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为罗则村早日脱贫奠定了基础。

“输血”+“造血”,中北扶贫有担当

昆明中北集团帮扶的发来古村隶属寻甸县凤合镇,发来古村是全镇 13个贫困行政村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7户1337人,交通不便,农业基础薄弱,扶贫脱贫压力大。

事不避难,发扬国企担当精神。根据昆明市委、市政府要求,昆明中北集团结合挂钩帮扶联系点范围广、人口多,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这一实际,坚持“输血”+“造血”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三年帮扶方案,并严格按照要求逐项开展了系列帮扶工作。一方面中北集团多次为当地贫困户和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价值超过5万元;协调投入10万元的种子项目资金,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当前家庭生活和学习上面临的暂时困难,帮助他们重树致富的信心,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企业与社会的关怀和温暖。另一方面,考虑到发来古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中北集团将基础设施建设当成的首要任务,先后投资一百余万元资金,对罗则村和老里凹村道路进行了硬化,切实解决了两个自然村127户524人出行难问题;协调昆明市水务局,投入10万元水利项目资金,解决发来古村150户546人饮水困难问题。一项项扶贫措施的坚定实施,让往日贫困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有实力的企业拥有现在,有责任的企业拥有未来。在创造良好经营业绩的同时,中北人不忘初心,坚持“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投身脱贫攻坚战,彰显国企的社会责任和公益情怀。对于今后的发展之路,昆明中北将继续勇担国企社会责任,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努力为社会、客户和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