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传承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继续将其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和基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增强研究阐释的学理性。结合我们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一路走过的光辉历程,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开展系统研究、关联研究、比较研究,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发挥作用提供丰富学理支撑。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解读诠释,向干部群众讲清楚精神谱系的基本构成、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驳斥歪曲党的历史、亵渎英雄、贬低经典的错误观点,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
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既要运用好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历史遗存,也要运用好新型科学技术手段。应顺应传播趋势,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融合,利用好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加强网上红色精神展厅等阵地建设,强化对先进典型、英雄楷模的宣传,深入讲好革命故事、党的故事。加强传播方式和话语方式创新,运用好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短视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真正入脑入心。
增强资源利用的统筹性。红色资源是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活教材。要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顶层设计,明确职责分工,确立工作规范,理顺体制机制。整合工作力量和资源,推动跨区域交流合作,提升研究开发水平,携手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和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发掘保护利用好承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遗址、遗迹、场馆、文物等,特别是把一些标志性教育基地建设成传承精神谱系的生动课堂。
增强文化活动的大众性。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仅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滋养灵魂的重要资源,也是人民群众提升道德境界的重要载体。要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与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运用好基层文化阵地和各类活动平台,精心培育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让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滋润广大群众的心田。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蕴含的价值目标、价值准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起来,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党建网 徐连林 彭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