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党建

组织建设 党建要闻 党务学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 党的二十大专栏

【党建评论】推进作风建设 涵养新风正气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通过集中教育推动全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就要坚持以学正风,严肃对待作风问题,一以贯之推进作风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立起“规矩之尺”,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在以学正风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主题教育中进一步转作风、树新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从关乎党的兴衰存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作风问题,坚持人民至上,站稳群众立场,牢记根本宗旨,紧紧依靠人民,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以良好作风接受人民的检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兴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要勇于担当作为,强化实干导向,既重当前,更谋长远,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始终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在“把脉问诊、解剖麻雀”中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中不断加强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数据搜集齐全,把问题研究透彻,把对策提实弄透,杜绝形式主义,聚焦主要问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彰显新作风新作为。

  弘扬清廉之风。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党员干部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关系时,要正确认识权力来自于人民,而不是用来谋一己之私的手段和工具。必须公与私分明,时时刻刻要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以权谋私、以权谋利、以权谋财”扼杀在思想的摇篮里。党员干部良好作风的形成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必须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要筑牢理想信念,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在工作中涵养“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情怀,将“小我”融入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我”之中。要拿出永不停歇、永不懈怠、永不满足的精神持续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养成俭朴之风。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俭朴之风到什么时候也不过时。抓实以学正风,倡导和养成俭朴之风,须臾不可懈怠。要以史为鉴,永葆艰苦奋斗的精气神。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我们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刻,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赶考宣言,质朴而深刻的话语,至今仍如警钟长鸣,振聋发聩。毛泽东同志也曾针对有人拿“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同“资本家吃饭五个碗”作比较的情况,深刻指出:“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当然,还有别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发出“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伟大号召。只有保持艰苦奋斗的底色,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夯实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党员干部要做勤俭节约的模范。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时代在变化,我们既要看到践行勤俭节约的方式和过去有了一些不同,也要看到勤俭节约承载的以俭修身、以俭兴业的价值没有变,也不能变,要带头过“紧日子”,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党建网 吉林日报 吴秀云)